“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每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是的,再过两天就到端午节了。
端午节,作为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拥有数千载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代表着“初始”,代表着炎炎夏日的到来。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别称很多,如“端阳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一开始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1、吃粽子
吃粽子是全国各地共同的习俗,已经维持了好几百年。在古代,粽子也被称为角黍,筒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当时的人们为了保护这位伟人的尸体,便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河中,吸引鱼虾,自此之后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2、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3、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至今,一些地方民间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端午节将至,青岛盖普瑞祝大家端午安康!